2021年9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空中心)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月球与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研究分中心和北京空天未来科技研究院协办的“中国深空探测前沿技术和发展战略高层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图1 高层次研讨会合影
参加此次高层次研讨会的有原航天部副部长、航天科技集团高级顾问、深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李德仁院士、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戚发轫院士、中国工程院段宝岩院士、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刘继忠主任、教育部科学与技术信息化司高润生一级巡视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友宏校长、重庆大学明炬副校长、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于登云副总师、航天八院张玉花总指挥及钱学森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有关高校的领导及专家代表共计60余人参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此次高层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和上午主题发言环节由深空中心常务副主任谢更新教授主持。

图2 深空中心常务副主任 谢更新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图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孙友宏校长
重庆大学副校长明炬在开幕式上讲话,介绍了近几年重庆大学在传统工科专业发展基础上,学校组建和培育科研创新团队,与行业科研院所和兄弟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需求所取得的成果,如谢更新教授牵头的嫦娥四号任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月球培育出人类第一片绿叶,在国际国内影响深远。

图4 重庆大学 明炬副校长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林润华在开幕式上发言。

图5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 林润华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在开幕式上发言

图6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 高润生
深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在开幕式上讲话

图7 深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礼恒院士
深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在做专题发言。

图8 深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戚发轫院士
欧阳自远院士和李德仁院士分别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做了《深空探测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和《论中国卫星对天对地观测的智能化》主题发言。

图9 中国科学院地化所 欧阳自远院士

图10 武汉大学 李德仁院士
段宝岩院士在会场作了《漫谈微波无线传能与太空太阳能电站技术》特邀报告。

图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段宝岩院士
探月与航天中心刘继忠主任作的《深空探测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几点思考》特邀报告。

图12 探月中心 刘继忠主任
下午的专题报告和研讨会由康志忠教授主持。下午专题报告会上,上海交大吴树范教授做了《微纳卫星与深空探测》、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团队做了《月球南极探测着陆选址分析》、武汉大学李斐教授做了《月球重力场》、天津大学崔玉红教授做了《月尘污染和火星尘暴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专题报告。
报告之后,谢更新教授与参会的专家就深空探测的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发挥高校在空间科学方面的优势,找准切入点,以便将来承担更多更大的国家重大任务。

图13 研讨会现场
本次“中国深空探测前沿技术和发展战略高层次研讨会”是深空中心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的资助,会议将形成专题报告提交中国科协,为我国深空探测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研讨会在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