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将加快实施深空探测工程 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2016年06月01日 08:35  点击:[]

近日,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未来5~10年,我国将加快实施以火星探测为重点的深空探测工程,启动研制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加速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等航天重大项目实施。

目前,中国空间技术能力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重大专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已圆满完成“三步走”发展目标的前两步。其中,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面并释放遥控探测车,而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嫦娥二号,则被用于执行深空探测任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加速建设,已研制发射多颗新型卫星,其中高分二号卫星分辨率达到0.8米,我国遥感卫星步入亚米级时代。

资料链接:嫦娥二号

在嫦娥一号卫星任务工程目标圆满成功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各系统开展了备份星任务初步方案论证,并根据顺序命名原则,将备份星命名为嫦娥二号。嫦娥二号基于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研制,是一枚中等大小深空探测器,重约2.5吨。

2008年7月作为卫星研制方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第二轮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并上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二号卫星最终被确定为以嫦娥一号卫星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技术改进后,作为“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开展先期的飞行试验。并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12年,嫦娥二号在完成了一系列环月探测任务后,加速至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引力飞向宇宙深处。于2012年12月13日,与4179号小行星(Toutatis)交会时刻,其太阳翼监视相机获取小行星影像,完成了4179号小行星国际首次近距离的光学探测。

目前嫦娥二号正自由翱翔在太阳系内。

据悉,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研制全面展开,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代表,突破了新型发动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带动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系列化发展,将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中国航天的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基础产业,支撑我国多种重大装备发展,推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等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

今年是中国航天规划年,也是航天创新年。国防科工局将编制完成《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组织完成中国首部《航天法》草案编制工作。

据悉,《航天法》的相关准备工作已进行了四五年时间,《航天法》的出台将完善国内航天活动、基础设施使用以及宇航产品出口和卫星发射许可,同时更好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通过法律法规方式来规范监管各个环节。目前的规划是,今年年底形成草案,力争明年具备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条件,希望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中国首部航天法。

资料链接:中国航天法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仍缺乏一部“上位法”,这也是在众多航天大国里面比较少见的。故航天事业立法,是近年来中国航天系统和相关工程业界的大事。目前中国航天立法工作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并在抓紧推进中,预计将在2020年前出台航天法。

中国于1980年正式成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成员,并加入了《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我国1998年开始航天立法研究与起草工作,积极推动已加入《外空公约》在国内的落实,已形成了包括民用航天发射管理、空间物体登记管理、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等在内的法律体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将继续履行和遵守相关领域的国际条约和规章,新法将与之相互衔接。

与此同时,今年将陆续实施多项重大创新任务,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等空间试验室任务将实施发射和运行,实现中长期驻留。高分三号卫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等新型遥感卫星,以及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等空间科学卫星将陆续发射。

截至目前,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十三五”期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将基本建成,新增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等近百颗卫星实现在轨运行,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和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LISA探路者”证实:在太空... 下一条:国际空间站首个“充气房”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