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未来星球表面探测机器人创意大赛举行 各团队展示奇思妙想

2015年08月06日 00:00  点击:[]

哈工大研究生展示创意研发的仿蚂蚁机器人和蛇形机器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启动了社会化、商业化进程。昨天,未来星球表面探测机器人创意创客大赛第一阶段决赛,在上海科技馆举行。来自创客空间、高校、中学和航天系统的47个团队参赛,展示了他们的奇思妙想。

这项赛事由市科委指导,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旨在汲取大众智慧,为火星车、载人月球车的研发提供金点子。记者从大赛主办方获悉,位于闵行的“星天地”创客空间即将开放,邀请广大创客进入,并借助航天科技资源从事创新,与社会资本结合,培育“中国的埃隆·马斯克(美国民营航天企业SpaceX公司创办者)”。

“蚂蚁”搭档“蛇”探测外星球

尽管是第一阶段创意大赛,参赛选手无需展示实物,但不少团队还是带来了研制出的机器人原型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团队带来的仿蚂蚁机器人和蛇形机器人,前者有6条腿,和蚂蚁腿的数量一样;后者长约1.5米,能在地上蠕动。

哈工大研究生常庆凯告诉记者,他和小伙伴们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半个月前得知大赛消息后立即投入创意研发。据了解,蚂蚁之所以能搬动重量远大于自身的物体,其独特的腿部结构是一大优势。为此,他们仿造蚂蚁腿,制造了有3节、每节长度比例特定的机器人腿,机器人安装上这6条腿后,在地球重力环境下的负载重量是自身的1.5倍。“与其他探测机器人相比,这种机器人能搭载更多仪器设备,更好地完成星球表面探测任务。”

根据创意设计,蛇形机器人可以搭在仿蚂蚁机器人身上,成为一对好搭档。当仿蚂蚁机器人在崎岖的星球表面爬行时发生倾斜、侧翻,这条“蛇”会与“蚂蚁”脱离,爬到地面上用身上关节的力量将“蚂蚁”顶回原位。蛇形机器人还有一个用途:以蠕动或滚动的方式钻入狭隘空间,完成探测任务。

螃蟹机器人可赴月球采集氦-3

参赛选手中还有许多已经工作的创客,郭昊乐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的销售经理,也是上海蘑菇云创客空间的会员。“前阵子,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专家来做赛事推介,我和5名创客伙伴决定组成参赛团队。”郭昊乐说:“我们还受邀参观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对月球车、火星车有了一定了解。”

在此基础上,这个创客团队开始创新之旅。他们发现,轮式机器人能在月球、火星表面移动,但探测区域受到很大限制,无法进入山区。为此,他们决定研制一种两用机器人,把轮式机器人和攀爬机器人结合在一起。

摘自http://shzw.eastday.com/shzw/G/20150802/u1ai153529.html

上一条:长征六号点火发射成功 一箭20... 下一条:“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

关闭